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及物價逐年上漲,家庭經濟壓力增加,雙薪家庭普遍化,導致家庭照顧支持功能式微,為補充家庭照顧功能,社區工作模式發展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帶動在地民間團體成立據點提供在地化照顧服務,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健康促進等服務,期待藉此實現在地老化理念,然而高齡人口的增加、志願服務人力的缺乏,往往成為阻礙服務拓展的主要成因,若要持續運作,可運用高齡人力,增進社區高齡者從事志願服務活動的動機與機會勢在必行。

    社會發展趨勢逐漸多元化,為了滿足現行制度上的缺口,在互助及共享的意識形態興起之下,為了讓更多人有意願參與志願服務,並透過志願服務來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凝聚社區意識,強化社會網絡,因此本府規劃辦理志工時間銀行實施計畫,以服務換取服務的概念,參與的志工付出知識或勞務,為他人服務的同時,可以把服務時數儲存起來,在自己有需要時提領出來獲得其他志工的相助,達到助人、人助、互助之目的。

    「志工時間銀行」係為一種將參與志工服務時數的累積、儲存,然後轉換為申請服務的機制。其中蘊含時間的「儲存」與「提領」兩個概念,如同銀行對金錢的存款和提款之運作,惟「志工時間銀行」將貨幣以志工服務時數取代。在國外,時間銀行制度已行之有年,例如美國的服務積點方案、日本的時間預託制度;臺灣則有台北市衛生局的天使人力銀行、弘道老人基金會的志工互助連線,其共同的目標在於鼓勵人們主動付出與接受,不同於以往志工單向貢獻,也不是受服務者被動式接受服務。

    每個人都有需要他人協助的時候,志工給予外界的形象是不求回報、無私奉獻,因此志工若有社會福利方面的需求,只能自行尋求資源,若能藉此計畫設定回饋機制,使志工能運用自己累積的時數申請他人協助,使提出申請服務的念頭變得更容易實現,因此設定以服務換取服務制度,藉由志工主動付出使其獲得肯定、得到成就感,未來也能得到其他志工的回饋,滿足其需求,如此創造出一個互助互利、共榮祥和的生活圈。

  1.  宣傳與推廣志工時間銀行的概念,並促進社區居民對志工時間銀行之瞭解,增進社區居民參與志願服務工作。
  2.  藉由社區照顧服務促進社區居民交流互助,使社區網絡更緊密,提升居民對彼此的信任感,落實在地老化、在地照顧的理念。
  3.  鼓勵人們主動付出與接受,藉由志工主動付出使其獲得肯定及成就感,志工有需要協助時,也能換取所需的服務,使志工生活彼此得到幸福感及滿足感。

誰可以加入志工時間銀行?

A:社會處所轄社會福利類及綜合類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及所屬志工。


誰可以兌換服務?

加入本計畫之會員,即志工本人,或指定捐贈給親友、社區中有需要的老人或身心障礙者,接受服務對象限居住於嘉義市轄內。

  1.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承辦人負責時數的管理,於每季函送所屬志工服務時數簽到退表至本府,並由嘉義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負責審核後登錄於志工時間銀行管理系統。
  2. 會員的服務時數登錄於志工時間銀行管理系統以2萬小時為最高上限,且不得同時計入各項志願服務獎勵時數及志願服務榮譽卡的時數。
  3. 無論提供志願服務屬於哪一面向,志工時間銀行管理系統將主動依志工服務累積時數自動折算為點數;志工服務時數滿5小時即換取服務點數1點,並登錄於系統中。
  1. 志工服務時數滿5小時即累積1點,1點可申請兌換1小時服務。
  2. 志工累積服務點數滿30點(即服務滿150小時)始可申請兌換,需填具「提領申請表」(如附表6、7),舉凡家事服務、休閒服務、修繕服務、居家服務、就醫服務等不涉及專業性或醫療性質的服務,皆為本計畫提供兌換服務項目,本府有權依據會員能提供之服務內容隨時調整公布兌換項目。
  3. 由嘉義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記錄會員的供需項目,並運用志工時間銀行管理系統進行配對媒合,並引薦會員提供服務或接受服務。